|
生命中的“轻”与“重” ——重读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 十年前,我读过捷克作家米兰·昆德拉的小说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,那时关注得更多的托马斯与两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。十年之后,重读这部小说,我发现米兰·昆德拉的用意不在表层的故事,他是要借这个故事传达他对生命中许多问题的思考,如“轻”与“重”,“灵”与“肉”,“回归”与“媚俗”,“偶然性”与“必然性”等等。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哲理,在于昆德拉对世界的认识。 小说的主人公是医生托马斯,他是一个离了一次婚的男人,他崇尚情感自由,不停地游走于各个情人之间,却绝不留任何女性在家里过夜。直到一个叫特蕾莎的小城女招待的出现,才改变了托马斯。托马斯不仅留下了特蕾莎,还托人给特蕾莎介绍工作,后来竟然和特蕾莎接了婚。只是托马斯依然周旋于情人之间,特蕾莎能感受到托马斯的不忠,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,却也无可奈何。生活就在平淡而充满矛盾纠纷的日子里过着。 1968年春天,苏联军队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。特蕾莎焕发出了所有的能量,每天都冲锋在第一线,拍摄了大量的苏军武装侵略布拉格的新闻图片。而托马斯,总是跟随在特蕾莎身边,保护着特蕾莎的生命安全。 从小城到布拉格,从布拉格到苏黎世,特蕾莎追随着托马斯的脚步;从苏黎世返回布拉格,从布拉格到乡村,又是托马斯追逐着特蕾莎的脚步。恋爱中的男女就是这样的奇妙,说不上谁离不开谁,说不上谁主动谁被动,两具躯体与灵魂结合成了一个整体,无论如何都不能截然分开,可以说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 什么是轻?什么是重?托马斯追逐性爱,仿佛是重;托马斯不愿承担爱情的责任,似乎是轻。可他终究厌倦了性爱游戏,回归到了家庭生活之中。他们到了乡村,托马斯开着车在田园耕种,特蕾莎在田野收获,尽管劳累,可他们的心却异常的踏实和温暖。小说的结尾,托马斯开着车,行进在乡村公路上,两边是如畴的田野,泥土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,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幅乡村田园山水画。也许回归田园,回归到生活的本真状态,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之“重”。 托马斯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,他的手是为病人而生的。可他从前写的一篇文章,批评政府里的某些人,影响到了他的医生职业,只需要发一个声明,就可以继续行医。可是这违背了他做人的原则,他拒不道歉,结果是不能再行医,只能去做清洁工,帮别人打扫屋子。托马斯认为,遵从自己的内心是“重”,不能做医生行医是“轻”。 同样的,特蕾莎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苏军的暴行,她认为这才是“重”;而在苏黎世,当编辑让她拍摄裸体照片以“媚俗”时,她毅然拒绝,因为拍摄这样的画面,是对生命和艺术的亵渎,这是生命中的“轻”。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一些关口,这就需要我们像托马斯或特蕾莎一样分辨出什么是“轻”、什么是“重”,从而沿着一条遵从内心的路走下去,或许这才是米兰·昆德拉要告诉我们的。 |
|